数字图像处理与图像通信 第3版
作 者: 朱秀昌,刘峰,胡栋 著
出版时间: 2014
丛编项: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数字图像处理与图像通信(第3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主要介绍数字图像处理和图像通信方面的基本原理、主要技术和典型应用。全书共分13章,系统叙述了数字图像信号的基本特征,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静止和活动图像的压缩编码、网络传输,图像技术的应用及部分图像处理和图像通信新技术。《数字图像处理与图像通信(第3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可作为从事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工程、计算机应用、广播电视及自动控制等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高年级学生或研究生学习、应用图像处理和图像通信技术的教材。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图像信息和图像技术
1.1.1 图像信息的特点
1.1.2 图像信号
1.1.3 数字图像技术
1.2 人眼视觉特性和图像质量评价
1.2.1 人眼视觉特性
1.2.2 图像质量的评价方法
1.3 图像系统的构成
1.31 图像系统的线性模型
1.3.2 图像处理系统
1.3.3 图像通信系统
1.4 图像处理与图像通信的发展简况
习题与思考
第2章 数字图像基础
2.1 图像信号的数字化
2.1.1 图像信号的频谱
2.1.2 二维采样定理
2.1.3 量化和编码
2.2 数字图像的表示
2.2.1 数字图像文件格式
2.2.2 视频信号的数字化
2.2.3 数字视频国际太阳城
2.3 图像设备和器件
2.3.1 图像信号的采集
2.3.2 图像信号的接人
2.3.3 图像信号的显示
2.3.4 视频信号的转换
2.3.5 图像信号的处理
习题与思考
第3章 图像变换
3.1 离散傅里叶变换
3.1.1 一维离散傅里叶变换
3.1.2 二维离散傅里叶变换
3.2 离散余弦变换
3.2.1 一维离散余弦变换
3.2.2 二维离散余弦变换
3.3 图像信号的正交基表示
3.3.1 变换核的一般表示
3.3.2 变换的矩阵表示
3.3.3 基本图像和基本频谱
3.4 沃尔什和哈达玛变换
3.4.1 离散沃尔什变换
3.4.2 离散哈达玛变换
3.5 离散K-1变换
3.5.1 K-1,变换
3.5.2 最小均方误差重建
习题与思考
第4章 图像增强
4.1 灰度级修正
4.1.1 灰度变换
4.1.2 直方图修正
4.1.3 直方图规定化
4.2 图像的同态增晰
4.3 图像的平滑和去噪
4.3.1 图像噪声的特性
4.3.2 空间域邻域平均
4.3.3 频率域低通滤波
4.3.4 多幅图像平均
4.3.5 中值滤波
4.4 图像的锐化
4.4.1 一阶微分算子法
4.4.2 拉普拉斯算子法
4.4.3 高通滤波法
4.5 图像的伪彩色处理
4.5.1 图像的彩色表示
4.5.2 伪彩色处理
4.6 图像的几何校正
4.6.1 空间几何变换
4.6.2 像素点插值
习题与思考
第5章 图像复原
5.1 图像的降质模型
5.1.1 连续图像的降质模型
5.1.2 几个典型的降质模型
5.1.3 离散图像的降质模型
5.1.4 降质模型的矩阵表示
5.2 无约束图像复原
5.2.1 无约束最小二乘方复原
5.2.2 逆滤波复原
5.2.3 运动模糊的消除
5.3 有约束图像复原
5.3.1 有约束最小二乘方复原
5.3.2 维纳滤波复原
5.3.3 功率谱均衡复原
5.3.4 平滑约束复原
5.4 非线性图像复原
5.4.1 最大后验复原
5.4.2 最大墒复原
习题与思考
第6章 图像分割
6.1 图像分割定义和分类
6.2 基于阈值的图像分割
6.2.1 直接阈值法
6.2.2 直方图阈值法
6.2.3 统计最优阖值法
6.2.4 最大类间方差法
6.3 基于边界的图像分割
6.3.1 高斯一拉普拉斯算子法
6.3.2 边界模板匹配法
6.3.3 边界跟踪法
6.3.4 边界拟合法
6.4 基于区域的图像分割
6.4.1 区域生长法
6.4.2 分裂合并法
6.5 基于二值数学形态学的图像分割
6.5.1 数学形态学基本概念
6.5.2 二值数学形态学运算
6.5.3 二值图像的形态学处理
习题与思考
第七章 图像重建
7.1 投影重建基础
7.1.1 投影重建方式
7.1.2 投影定理
7.2 傅里叶投影重建
7.2.1 基本原理
7.2.2 离散化处理
7.3 卷积逆投影重建
7.3.1 重建过程
7.3.2 重建滤波器
7.4 代数法重建
7.4.1 代数法基本原理
7.4.2 迭代算法
7.5 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习题与思考
第8章 图像处理新技术
8.1 图像插值技术
8.1.1 最近邻插值
8.1.2 双线性插值
8.1.3 双立方插值
8.1.4 核回归插值
8.2 超分辨率图像重建
8.2.1 超分辨率的基本概念
8.2.2 基于重建的超分辨率方法
8.2.3 基于学习的超分辨率方法
8.3 图像水印技术
8.3.1 图像水印的分类
8.3.2 图像水印的嵌人和提取
8.3.3 图像水印的基本算法
8.3.4 图像水印系统的性能
8.4 基于模型的图像分割技术
8.4.1 分水岭分割算法
8.4.2 基于主动轮廓模型的分割
第9章 图像压缩
9.1 图像的统计特性
9.1.1 图像的信息熵
9.1.2 图像的自相关函数
9.2 压缩编码原理
9.2.1 无失真编码
9.2.2 有限失真编码
9.2.3 编码性能参数
9.3 预测编码和变换编码
9.3.1 预测编码原理
9.3.2 最佳线性预测
9.3.3 变换编码原理
9.3.4 分块Ⅸ:T编码
9.4 量化
9.4.1 标量量化
9.4.2 矢量量化
9.4.3 量化压缩机理
9.4.4 结合量化的整数变换
习题与思考
第10章 静止图像编码
10.1 静止图像的编码传输
10.2 方块编码
10.2.1 基本方法
10.2.2 参数选择
10.2.3 改进方法
10.3 比特面编码
10.3.1 次最佳编码
10.3.2 子块再划分编码
10.3.3 其他改进方法
10.4 多分辨率编码
10.4.1 四叉树编码
10.4.2 金字塔编码
10.5 二值图像编码
10.5.1 跳过白色块编码
10.5.2 游程长度编码
10.5.3 IBIG太阳城
10.6 JPEG与JPEG 2000太阳城
10.6.1 JPEG太阳城
10.6.2 JPEG 2000太阳城
习题与思考
第11章 活动图像编码
11.1 视频编码传输系统
11.2 系统结构
11.3 分辨率和编码方式
11.2 帧间预测编码
11.2.1 帧间预测的依据。
l1.2.2 简单的帧间预测
11.2.3 编码模式的选择
11.3 运动估计与运动补偿
11.2.1 运动补偿的帧间预测
11.3.2 基于块的运动补偿预测
11.3.3 像素递归运动估计
11.3.4 块匹配运动估计
11.4 混合编码
11.4.1 混合编码结构
11.4.2 H26l混合编码方案
11.5 视频编码的国际太阳城
11.5.1 H261/H263建议
11.5.2 MPEG-1/MPEG-2太阳城
11.5.3 MPEG一4太阳城
11.5.4 H.264/AVC太阳城
11.5.5 HEVC太阳城
11.6 乐缩视频的差错控制技术
11.6.1 信道的传输特性
11.6.2 信道编码技术。
11.6.3 差错掩盖技术
11.6.4 抗误码编码技术
习题与思考
第12章 图像编码新方法
12.1 小波变换与图像编码
12.1.1 连续小波变换
12.1.2 多分辨率分析
12.1.3 离散小波变换
12.1.4 小波变换的提升算法
12.1.5 图像的小波变换
12.2 可分级编码和多描述编码
12.2.1 可分级视频编码
12.2.2 多描述视频编码
12.2.3 可分级编码与多描述编码的差异
12.3 分布式视频编码
12.3.1 分布式编码原理
12.2.2 分布式视频编码框架
12.3.3 解码和边信息估计
12.4 图像的压缩感知
12.4.1 压缩感知基础
12.4.2 信号的稀疏表示
12.4.3 随机测量矩阵
12.4.4 优化重建算法
12.4.5 视频的压缩感知编码
第13章 图像的网络传输
13.1 通信网基础
13.1.1 拓扑结构和服务质量
13.1.2 信息交换方式
13.1.3 三种通信网络
13.1.4 信息传输方式
13.1.5 下一代网络
13.1.6 软交换
13.2 通信网接入技术
13.2.1 电话网接人
13.2.2 光纤宽带接人
13.2.3 局域网接人
13.2.4 宽带无线接人
13.2.5 移动通信网接人
13.3 模拟视频基带信号
13.3.1 噪声影响
13.3.2 线性失真
13.3.3 非线性失真
13.3.4 清晰度和信号带宽
13.4 基带信号的数字调制
13.4.1 多相相移键控调制
13.4.2 多电子正交幅度调制
13.4.3 正交频分复用调制
13.4.4 残留边带调制
13.5 图像通信应用系统
13.5.1 会议电视系统
13.5.2 远程监控系统
13.5.3 网络视频
习题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