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简史
出版时间:1997
丛编项: 大学历史丛书
内容简介
清朝(公元1644年-1911年)时期,许多西方国家经历丁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国势蒸蒸日上,疯狂向外殖民。其时中国由古代社会缓慢地向近代社会演化,中华古老帝国从兴盛走向衰微,清朝政府在对外事务中被迫破除天朝上国的迷梦而又被弄得不知所措,民众开始觉醒,但还不知道如何才能真正救亡图存。近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使人类生存的空间已经成为“地球村”,各个国家都同国际社会发生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从世界范围来考察清代的历史,了解中国社会内部及同外界的关系,了解它的演进过程和特点,或许能从中得到某些有益的历史启示。
目录
第一编 清史简况
第一章 清入关前史——清王朝的兴起
一、努尔哈赤与建州女真的崛起
二、征服海西、东海女真,建立八旗制度与后金政权
三、进占辽沈,定都沈阳
四、皇太极继位与天聪朝政
五、皇太极称帝与满蒙汉联合政权的建立
六、扫清入关障碍及顺治登基
第二章 清初建立与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一、清兵入关,定鼎燕京
二、消灭南明,统一全国
三、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
四、八旗贵族之间的矛盾斗争及八旗中央集权化的形成
五、满族为主体满汉联合统治体制的建立
(一)仿行明制及满汉联合——中央机构的满汉复职制
(二)地方上的以汉治汉
(三)广泛招徕汉族士人、官僚
(四)八旗驻防及绿营的广泛设置
(五)建立新朝税收制度
(六)圈地、投充及逃人法
六、清初的社会经济
第三章 康雍乾盛世
一、盛世时期的社会经济与王朝财政
(一)农业
(二)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及市镇经济的繁荣
(三)微弱的资本主义萌芽及其缓慢发展
(四)中外贸易
(五)财政收入
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一)蒙古诸部与清中央的关系
(二)平定噶尔丹叛乱
(三)对漠北蒙古的统辖
(四)康熙末雍正中的再征准部
(五)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及经营青海
(六)西南的改土归流与平定大小金川
(七)平定准、回二部,统一天山南北
(八)土尔扈特部回归
(九)治理西藏
(十)边疆其他地区的统辖及少数民族治理
(十一)边疆地区的开发及其与内地经济联系的加强
三、盛世时期的对外关系
(一)与周边诸藩属国的关系
(二)耶稣会士来华
(三)中俄关系
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高度强化及其政治影响
(一)中央对地方控驭、统治的加强
(二)专制皇权的高度集中与强化
(三)思想统治的加强与深化
(四)专制集权对王朝政治的影响
五、盛世时期的社会问题
(一)人口激增
(二)吏治问题
(三)官逼民反
第四章 清王朝的中衰——嘉道咸时期的社会与政治
一、嘉庆初政
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吏治败坏的恶性发展
四、财政支绌,武备废弛
(一)财政收支"入少出多",库存不断减少
(二)武备废弛
五、人口爆炸性增殖与社会就业的严重矛盾
六、民变频生与大规模反政府活动的总爆发——太平天国起义、捻军起义
(一)嘉道两朝的社会矛盾与民变的频发
(二)太平天国起义与捻军起义
七、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与清王朝的对策
(一)英国的侵华计划及其发展
(二)第一次鸦片战争及其对清王朝的影响
(三)英法联军之役
第五章 同治及光绪前中期的政治与社会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对清王朝政治的影响
二、列强经济侵略的扩大和深入及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三、师夷之技以“自强”“求富”——清政府的洋务运动
(一)辛酉政变及洋务派权力地位的确立
(二)洋务运动
四、汉人督抚势力的兴起与清中央集权统治的削弱
五、民族资本主义近代工业的出现
六、广大民众与列强矛盾的发展——遍及全国的反洋教斗争
七、维新思想的产生及其进步主张
(一)经世学派及其思想的发展
(二)早期维新思想及其进步主张
八、19世纪70-80年代列强对中国边疆及四邻的入侵
(一)日本侵略台湾、吞并琉球
(二)“马嘉理案件”与英国入侵西藏
(三)英俄染指新疆及左宗棠收复新疆
(四)中俄关于西北边疆的谈判与签约
(五)中法战争
第六章 清末政治与社会的剧烈变化及清王朝的灭亡
一、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的签订
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的严重加深
三、爱国志士的救国强国运动——戊戌变法
(一)公车上书与强学会的设立
第二编 典章制度
第三编 社会结构与社会生活
第四编 学术文化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