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素质教育系列教材 人文学科与人文精神系列 美学的意蕴
作者:叶朗丛书主编;彭锋著
出版时间: 2000年版
丛编项: 21世纪素质教育系列教材 人文学科与人文精神系列
内容简介
本书着重讨论了15个方面的问题,它们都是美学领域中的基本问题,在以往的美学原理教科书中曾经得到了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讨论。但不客气地说,以往的美学教科书的讨论既不集中,也不深入。因为它们从来就不是针对问题来写作的,甚至从来就没有遇到什么问题。这种没有问题的写作方式编写出来的教科书,自然不能解决问题,尤其不能解决现代人的美学困惑。围绕具体问题的讨论,将美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历史源流、发展前景等各方面的知识连带展现出来,其目的是为了让读者自己调动知识,积极思考,解决自己的美学困惑。美学,如果只是一堆僵化的知识,而不能解决具体问题,那就违背了它的本性。因为如果以知识的严格可靠性作为唯一的衡量太阳城
的话,美学无论如何也无法同逻辑学竞争。这一点在在美学的创始人鲍姆嘉通那里,早就说得非常清楚。这是由美学的研究对象所决定的。美学研究的对象是“混乱的明晰认识”(即感性认识),它永远也不可能达到逻辑学所研究的“明确的明晰认识”(即理性认识)那样明晰。在感性认识、艺术活动和审美经验领域中,只有不断涌现的问题,而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律,因此,以艺术就和审美为研究对象的美学决不是某种基于规律性上的知识体系,而是面对具体问题时的智慧,是一时的“权宜之计。”
目录
走向生活智慧的美学——代前言
第一章 中国为什么有“美学热”———兼谈美学学科背后所蕴涵的人文精神
20世纪的三次“美学热”
美学的批判精神
美学的创造精神
中国文化的美学气质
第二章 从皇冠明珠到大众策略——谈美学学科的历史变迁
关于摹仿和创作的学科
美学在哲学学科中的具体位置
美学的自然主义倾向
大众时代的审美策略
中国学者应该有自己的立足点
第三章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谈审美的普遍性和先天性问题
美作为一项最普遍的价值
爱美之心的生理基础
爱美是人的自由本性的显现
在创造中的“美的规律”
从“好之”到“乐之”
第四章 美在境界——谈美的本质问题及其演化
“美是难的”:美的本质问题的提出及其困惑
日常意义上的“美”和美学意义上的“美”的区分
美学意义上的美是一种境界美
审美境界是一种本然的人生境界
自然全美
人生境界的不同层次
第五章 审美与还乡——谈审美还原问题
对审美的不同理解:从感性认识到生命体验
审美还原问题的提出
西方美学史上对审美还原的认识
中国美学史上对审美还原的认识
审美还原在现象学还原中的优先地位
第六章 大乐与天地同和——谈审美愉快及其根源
美感与官能快感
美感与高峰体验
美感与惆怅
大乐与天地同和
审美与快乐在时间结构上具有相似性
乐的基本特征
第七章 块然自生——谈审美创造的发生机制兼谈宗白华美学的意义
创造的发生机制
作为宇宙本体的“生”的导出
中国哲学对作为宇宙本体的生命精神的认识
宗白华美学的特殊意义
关于作为宇宙本体的“生”的几点说明
天才艺术对作为宇宙本体的“生”的体现
第八章 美是真理的显光——兼谈艺术和科学的关系
美与真的冲突
美与真的统一
美是真理的显光
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第九章 美是道德的象征——谈美与善的关系
美与善的差异
美与善的统一
美的独立价值
美与善的深层关系的探讨
当前的道德危机及其审美重建
第十章 自然美的现代意义——兼谈美学视野中的环境保护
以艺术为中心的美学体系
自然美的困惑
环境保护和肯定美学
自然美对美学基本理论的启示
第十一章 工匠、大师和巫师——谈艺术和艺术家所扮演的角色的历史变迁
艺术的定义
艺术家所扮演的社会角色
当代艺术定位:大读者,小作家
假唱的美学透析——当代艺术难题分析之一
艺术的历史演变
第十二章 什么是美学范畴——从文化大风格到先验情感范畴
美学范畴作为审美文化的大风格的凝聚
几种主要美学范畴的基本特征
美学范畴研究的一种新视野:美学范畴作为先验情感范畴
第十三章 直觉与联想——兼谈朱光潜美学体系的矛盾及其克服
直觉与联想的矛盾
看戏与演戏的矛盾
文艺与道德的矛盾
艺术与自然的矛盾
矛盾的原因和意义
第十四章 当前美学的新趋势——兼谈李泽厚与实践美学
实践美学和后实践美学之争
李泽厚与实践美学
美学作为艺术批评的一种手法
建立底线美学的设想
第十五章 美学和美好生活——兼谈美育的意义与问题
如何理解人生及其世界
美好生活的三要素
美育的意义和问题
主要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