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
作者:王哲,井欢 编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病理学》的编写坚持了内容的“科学性、权威性”以及理论知识的“必需、够用、管用”原则,强调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了“实用性、创新性、系统性、前瞻性和体例的一致性”,区别于现有的本科教材和中专教材。《病理学》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按照教学过程的体会,将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两部分内容穿插其中,有利于教学进行及学生自学。
目录
总论
绪论
第一章 疾病概论
第一节 健康与疾病
第二节 病因学
第三节 疾病发展中的共同规律
第四节 疾病的经过与结局
第二章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第一节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应
第二节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第三节 损伤的修复
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第一节 充血
第二节 血栓形成
第三节 栓塞
第四节 梗死
第四章 炎症
第一节 炎症的概念
第二节 炎症的原因
第三节 炎症局部基本病理变化
第四节 炎症局部的临床表现和全身反应
第五节 炎症的结局
第六节 炎症的类型
第五章 肿瘤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肿瘤的异型性
第三节 肿瘤细胞的代谢特点
第四节 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第五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第六节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第七节 肿瘤的命名和分类
第八节 常见肿瘤的举例
第九节 肿瘤的病因学与发病学
第六章 水肿
第一节 水肿的原因和发生机制
第二节 水肿的病变特点和对机体的影响
第三节 常见水肿类型及其特点
第七章 休克
第一节 休克的原因和分类
第二节 休克的发展过程及其机制
第三节 休克时机体的病理变化
第四节 常见各型休克的特点
第五节 休克的临床监护与防治原则
第八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第一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原因和发生机制
第二节 影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发展的因素
第三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分期及实验室检查
第四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表现
第五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防治原则和护理原则
各论
第九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
第一节 风湿病与慢性心辦膜病
第二节 高血压病
第三节 动脉粥样硬化
第四节 心力衰竭
第十章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节 肺炎
第二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源性心脏病
第三节 结核病
第四 节呼吸衰竭
第十一章 消化系统疾病
第一节 胃炎
第二节 消化性溃疡
第三节 病毒性肝炎
第四节 肝硬化
第五节 肝性脑病
第十二章 泌尿系统疾病
第一节 肾小球疾病
第二节 肾盂肾炎
第三节 肾功能衰竭
第十三章 传染病
第一节 伤寒
第二节 细菌性痢疾
第三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第四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第五节 性传播性疾病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