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黄帝内经 图解类经
作者:王黎 著
出版时间: 2011年版
内容简介
《重读黄帝内经:图解》从学习《类经》入手,重读《黄帝内经》是以图表的方式对《类经》进行解读。《重读黄帝内经:图解》共九章,著者以简洁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对《黄帝内经》和《类经》的重要内容予以详细全面的阐述。其中,著者对经络、针刺及伤寒、痹证、痿证等实用性强的内容作了重点介绍。通过阅读本书,普通读者将对中医理论有更加系统、全面乃至深入的认识,也将对《黄帝内经》《类经》的重要价值和指导意义有新的理解。此外,《重读黄帝内经:图解》中的“实用按摩保健法”、“常用药酒方剂选”、“季节饮食方选”等内容可以方便读者学以致用,使读者在了解中医理论的基础上,更好地达到养生保健、益寿延年的目的。
目录
第一章 阴阳五行是把握《内经》理论体系的关键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阴阳学说在分析事物中的运用
四、阴阳学说在医学上的运用
五、阴阳失调产生疾病
六、五行的归类法则及其在医学上的运用
七、诊治疾病必须遵从阴阳法则 第二章 《内经》藏象学说揭示了人体的生理活动规律
一、十二脏腑相使而不得相失
二、心为“君主之官”
三、脏腑通应五时、五味、五音
四、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五、三焦为“孤腑”
六、天癸至而有子,竭则无子
七、父母健壮有利于优生
八、治病养生看体质
九、脾不主时 第三章 经络腧穴学说是针灸、按摩的理论基础
一、通晓经络,健康常在
二、经络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一络通两经
四、气穴三百六十五--腧穴遍布应透达
五、井、荥、输、经、合
六、善用背俞,调治脏腑
七、十二原一一治疗疾病要追根溯“原”
八、实用按摩保健法 第四章 感外邪、伤情志致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的关键
一、四时邪气伤人
二、情志过度致病 第五章 切脉望色是《内经》独特的诊断方法
一、切脉能知脏腑功能及阴阳
二、切脉望色知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第六章 《内经》治则治法是临床实践遵循的准则
一、治病分清标本先后
二、治病必求于本
三、临患者问所便
四、治疗有缓急,方制有大小
五、气味方制与治法逆从
六、方制君臣上中下三品
七、寒之而热取之阴,热之而寒取之阳
八、邪风之至治之宜早,诸变不同治法亦异
九、五方病治不同
十、制方有约,天有岁气
十一、孕妇用药原则
十二、汤液醪醴蕴含养生智慧,治疗方法需积极恰当
十三、五过、四德
十四、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第七章 针刺疗法是《内经》主要的治疗手段
一、针刺得气是针刺获效的关键
二、治神与针刺得气密切相关
三、古人根据天人相应之理创立九针
四、补虚泻实是针灸的基本原则
五、五种刺法与五脏相应
六、四时不同,刺法不同
七、体质不同,刺法不同
八、左病治右,右病治左
九、下合穴治疗六腑疾病
十、刺络治病有奇效
十一、邪在五脏如何取穴治疗
十二、常见疾病的针灸治疗方法
十三、针灸的注意事项 第八章 《内经》病证理论对后世临床学科的影响
一、伤寒
二、阴阳交
三、痿证
四、痹证
五、咳证
六、风厥
七、消瘅
八、寒热病
九、积聚
十、呵欠
十一、呃逆
十二、喷嚏 第九章 《内经》养生思想对人类健康长寿的意义
一、古今不同的养生方法和结果
二、养生的基本法则
三、四种长寿之人
四、四气调神
五、天地阴阳逆乱,万物生机灭绝
六、四时阴阳为万物之根本
七、饮食有节、尽终天年
八、治未病
九、常用食方
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