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型家庭医生服务系统与国民联合健康保障体系构建
作者:沈晨光
出版时间:2018年版
内容简介
《世界新型家庭医生服务系统与国民联合健康保障体系构建》立足于“家庭医生”这种新型的医疗服务群体,以“慢性病防治”作为民众健康的主要痛点,结合“医疗、医药、医保、医生”,形成“医保支付为基础、家庭医生为主力、慢性病防治为核心、社区居民为对象”的三位一体的城市健康服务新模式。《世界新型家庭医生服务系统与国民联合健康保障体系构建》从古今中外的健康医疗模式研究出发,以史为鉴、知所进退;他山之石,取其精华,对城市经济模式的转型,为纷乱的医疗市场,为民生的健康问题的研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本书的研究框架
第三节 本书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第二章 我国居民慢性病防治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健康与健康权
一、健康的现代含义
二、健康权的含义与特征
三、健康权的评价太阳城
四、健康权的保障是政府的责任
第二节 慢性病形成机理和特征
一、慢性病的形成背景——疾病谱的变化
二、慢性病的危害
三、慢性病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健康保险在慢性病防治领域中的具体作用
一、健康保险全面覆盖慢性病患者
二、健康保险在慢性病防治中的角色
第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慢性病防治工作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1949~1978:慢性病的问题并不显著
第二节 1979~现今慢性病问题突出,相应的预防体系尚未建立完成
第三节 我国医生职业经历“身份-契约-身份”的转变
第四章 家庭医生的发展与慢性病防治
第一节 家庭医生制度的产生
第二节 家庭医生发展的必然性
一、慢性病患者数量激增,医疗费用持续上涨
二、家庭医生服务基层,是“健康守门员”
三、家庭医生和专科医生负责人体健康的不同阶段
第三节 慢性病防治是家庭医生的一项重要工作
第四节 家庭医生职业特点符合慢性病防治的要求
一、家庭医生“社会医学”的属性能够有效地进行慢性病防治工作
二、“互动式”诊疗模式让慢性病患者有更加良好的就医体验
三、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家庭医学符合慢性病防治的特点
第五节 家庭医生的“医学模式”在慢性病防治中的体现
一、“生理-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
二、“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慢性病防治中的体现
第五章 我国居民慢性病防治的需求供给分析
第一节 我国居民慢性病防治的需求分析
一、慢性病逐渐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管理的主要问题
二、家庭医生制度是防治慢性病的有效方法
第二节 我国居民慢性病防治的卫生资源供给分析
一、医院无法有效提供慢性病防治服务
二、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机构基础薄弱,很难提供高水平的慢性病防治工作
三、社区医院和大医院之间“双向转诊”环节薄弱,慢性病防治工作“上不去,下不来”
四、我国的医生缺乏职业认同度,更不愿意从事家庭医生工作
五、筹资方式缺乏,我国医疗保险并未将慢性病防治纳入报销目录
六、“以药养医”的补贴模式不支持家庭医生的慢性病防治服务
第六章 英国家庭医生制度经验和启示
第一节 英国家庭医生在慢性病防治中的作用
第二节 英国家庭医生的发展轨迹
一、英国家庭医生的发展历史
二、英国家庭医生的组织体系变革
第三节 福利经济学:英国家庭医生制度的理论基础
第四节 政府责任:英国家庭医生制度的政治基础
第五节 人才培养:英国家庭医生的人力资源
第七章 美国家庭医生制度的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 家庭医生执业方式及特点
第二节 特殊医疗保险条件下的家庭医生
一、美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概述
二、管理式医疗保险与家庭医生
第三节 医药市场与家庭医生服务
第八章 我国家庭医生制度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第一节 提高家庭医生的数量和素质
一、我国家庭医生严重不足及问题表现
二、家庭医生自由职业制度的建立
第二节 将我国慢性病防治工作纳入医保范围——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为例
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应将慢性病防治纳入报销范畴
二、发挥商业健康保险的支付功能
三、推广以“DRGs”为主的多种方式医疗控费机制
第三节 分级诊疗下的“双向转诊”为慢性病防治提供流程保障
总结与展望
一、本书的结论
二、本书的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