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社会而设计
作者:奈杰尔·怀特里(Nigel Whiteley)著
出版时间:2014年版
内容简介
時尚的外觀=剛上市就過時? 設計產品不再是「必需品」,而是突顯品味的「裝飾品」 設計成為一種用來獨佔、區隔社會地位的武器,是有錢人的雅痞樂趣 當「設計」與消費文化及生活品味結合,刺激消費成了最高指導原則, 時髦卻短壽的商品正左右著社會的價值體系。 設計究竟為誰服務? 是我們的消費欲望,還是真正的社會需求? 1979年,索尼(SONY)公司推出了隨身聽、隨身看、手提CD播放器,商業設計開始以創造美好生活型式為訴求吸引消費者。SWATCH手錶不再將報時精確當作手錶的賣點,而是以五顏六色的時尚配件自居,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望。海尼根的WOBO計畫曾試圖將啤酒瓶做成可回收再利用的建築磚塊,卻因為利潤太低及外形無法刺激消費者購買而宣告失敗…… 「設計」原應是為消費者服務,滿足其需求並解決問題,但在消費主義的發展下,「品質」和「附加價值」的吸引力是呈現產品身分和地...(展开全部) 時尚的外觀=剛上市就過時? 設計產品不再是「必需品」,而是突顯品味的「裝飾品」 設計成為一種用來獨佔、區隔社會地位的武器,是有錢人的雅痞樂趣 當「設計」與消費文化及生活品味結合,刺激消費成了最高指導原則, 時髦卻短壽的商品正左右著社會的價值體系。 設計究竟為誰服務? 是我們的消費欲望,還是真正的社會需求? 1979年,索尼(SONY)公司推出了隨身聽、隨身看、手提CD播放器,商業設計開始以創造美好生活型式為訴求吸引消費者。SWATCH手錶不再將報時精確當作手錶的賣點,而是以五顏六色的時尚配件自居,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望。海尼根的WOBO計畫曾試圖將啤酒瓶做成可回收再利用的建築磚塊,卻因為利潤太低及外形無法刺激消費者購買而宣告失敗…… 「設計」原應是為消費者服務,滿足其需求並解決問題,但在消費主義的發展下,「品質」和「附加價值」的吸引力是呈現產品身分和地位的關鍵。設計師不斷替換更新各種造型樣式的產品,為企業刺激銷量,逐漸遺忘設計師的社會責任——為第三世界、環境保護、身心障礙者、醫療設備、實驗研究,及突破性的概念而設計。 《為社會而設計》並非一本反設計的書,更貼切地說,它反對的是消費主義設計。本書透過對資本主義下「消費者導向設計」發展的分析,以及因相關問題衍生而來的「綠色設計」、「責任設計與倫理消費」,以及「性別觀點」等議題的探討,檢視設計對社會的意義,以及對社會意識與價值觀的影響,藉此重新檢視設計的作用與定位。如在「綠色設計」一章中,作者提出「美體小舖」的綠色經驗,討論企業在營利與社會責任間獲取平衡的可能性,以及一項商品從生產、運輸到報廢所必須面對的「綠色」抉擇,和這些決定對消費者的影響,充分顯現了設計與消費主義間相互糾葛的複雜關係。 近年來在台灣,由於產官學的重視,設計相關產業已然成為熱潮。然而,檢視設計師的角色,多半還停留在過去的觀念:創造吸引人的商品以鼓勵消費,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為企業增加利潤。然而,在此「拼經濟」的同時,也是我們省思設計與設計師在社會所扮演角色的最佳時機。正如維克多・巴巴納克(Victor Papanek)所言:「任何設計方案的『對錯』將取決於我們賦予此項安排的意義。」設計師視野的盡頭不應該只有產品及銷量,而應是社會與人。 ※ 書評推薦 這是一本生動、充滿熱情的書,證明商業設計並不只反映這個社會的失敗謬誤,其本身就是這個社會的失敗謬誤 ──《設計》(雜誌) (懷特里)的綠色設計及女權主義觀點……為設計這個行業吹入一股清風 ──《生態學人》(雜誌) 懷特里的《為社會而設計》對1990年代,設計與環境、生態之間的關係提出非常重要而合理的論述……這本書能幫助消費者、學生及專業設計者理解更多人性及精神面的需求 ──維克多.巴巴納克,《為真實世界設計》作者 作者:奈傑爾・懷特里(Nigel Whiteley) 英國蘭開斯特大學(Lancaster University)當代藝術研究所(Lancaster Institute for the Contemporary Arts)視覺藝術教授,教學範圍主要在視覺藝術,特別是當代藝術領域。作者也曾在亞洲地區多所設計相關校系擔任客座教授,例如1991年在中國北京的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以及1995年在印度的國家設計學院、印度建築學院與印度技術研究所。 作者的研究策略是持續發展有關改變視覺藝術中價值系統的寫作,寫作範圍也以「視覺藝術」為主,其中涵蓋了藝術、建築與設計。他的主要興趣是各種由歷史形成的文化概念,他既探討藝術形式內涵的概念與價值,也探討藝術形式本身。他尤其對發生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的文化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