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测量放线工30天快速上岗
出版时间: 2014年版
内容简介
《图解测量放线工30天快速上岗》主要内容包括测量放线基础知识、测量操作技能、测量误差理论、地形图测绘及应用、建筑施工测量、建筑物变形观测。本书采用图解的形式,图文并茂、脉络清晰、简明扼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适用于初级测量放线工学习,也可作为施工管理人员的参考用书。
目录
第一章 测量放线基础知识1
1.1 测量放线概述1
1.1.1 测量工作的基本要求1
1.1.2 测量放线的工作内容1
1.1.3 测量放线常用计量单位2
1.2 地面点位置表示4
1.2.1 基准面4
1.2.2 测量坐标系5
1.2.3 高程系统9
1.2.4 确定地面点位的基本要素11
1.3 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影响12
1.3.1 对测量距离的影响12
1.3.2 对水平角的影响14
1.3.3 对高程的影响14
第二章 测量操作技能16
2.1 测量仪器及设备的使用16
2.1.1 水准器16
2.1.2 钢尺及量距其他工具19
2.1.3 水准仪27
2.1.4 经纬仪40
2.1.5 全站仪53
2.1.6 GPS卫星定位系统59
2.2 水准测量65
2.2.1 水准测量原理65
2.2.2 水准测量的实施67
2.2.3 水准测量误差及注意事项71
2.3 角度测量75
2.3.1 角度测量原理75
2.3.2 水平角观测77
2.3.3 竖直角观测79
2.3.4 角度测量的误差及注意事项80
2.4 距离测量84
2.4.1 钢尺量距84
2.4.2 视距测量89
2.5 方向测量93
2.5.1 太阳城
方向93
2.5.2 表示直线的方法95
2.5.3 三种方位角之间的关系96
第三章 测量误差理论98
3.1 测量误差概念98
3.1.1 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98
3.1.2 测量误差的分类98
3.1.3 测量误差的处理原则101
3.2 衡量观测精度的太阳城
101
3.2.1 中误差101
3.2.2 相对误差101
3.2.3 容许误差102
3.3 算数平均值原理103
3.3.1 算术平均值103
3.3.2 观测值的改正值104
3.4 误差传播定律104
第四章 地形图测绘及应用106
4.1 地形图基础知识106
4.1.1 地形图的概念106
4.1.2 地形图的比例尺106
4.1.3 地物符号109
4.1.4 地貌符号115
4.1.5 地形图外注标121
4.2 地形图测绘124
4.2.1 碎部测量124
4.2.2 白纸测绘127
4.2.3 数字化地形图测绘131
4.3 地形图测绘应用133
4.3.1 地形图的识读133
4.3.2 地形图应用内容134
4.3.3 图形面积的计算137
4.3.4 地形图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141
4.3.5 地形图在平整土地中的应用144
第五章 建筑施工测量152
5.1 建筑施工测量概述152
5.1.1 施工测量基本要求152
5.1.2 施工测量的内容152
5.1.3 施工测量的目的及原则152
5.1.4 施工测量的精度要求153
5.2 建筑施工放样基本工作153
5.2.1 已知水平距离放样153
5.2.2 已知水平角测设155
5.2.3 已知高程测设156
5.2.4 点的坐标放样158
5.2.5 已知坡度直线测设163
5.3 建筑施工场地控制测量164
5.3.1 施工控制网164
5.3.2 施工场地平面控制测量164
5.3.3 建筑基线166
5.3.4 建筑方格网168
5.3.5 高程控制测量173
5.4 民用建筑施工测量173
5.4.1 施工测量前准备工作173
5.4.2 基础工程施工测量179
5.4.3 墙体施工测量181
5.4.4 建筑物的轴线投测183
5.4.5 复杂民用建筑物的施工测量184
5.5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186
5.5.1 高层建筑的轴线投测精度要求186
5.5.2 外控法竖向投测186
5.5.3 内控法投测188
5.5.4 垂准仪法188
5.5.5 高层建筑物的高程传递190
5.6 工业建筑施工测量192
5.6.1 厂房矩形控制网的测设192
5.6.2 厂房基础施工测量193
5.6.3 厂房预制构件安装测量195
第六章 建筑物变形观测202
6.1 建筑物沉降观测202
6.1.1 水准点和观测点的埋设202
6.1.2 沉降观测的实施203
6.1.3 沉降观测的成果整理205
6.2 建筑物倾斜观测206
6.2.1 建筑物上部倾斜观测206
6.2.2 圆形建筑物倾斜观测207
6.2.3 常用观测倾斜仪209
6.3 建筑物位移观测209
6.3.1 基准线法209
6.3.2 角度前方交会法210
6.4 建筑物裂缝观测210
6.4.1 裂缝观测标志及观测周期的设定210
6.4.2 裂缝观测方法211
参 考 文 献212